我院胡志坚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JCR一区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发表文章

发布者:郑棋发布时间:2020-07-14浏览次数:766

2020年6月25日,我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胡志坚、林玉兰课题组团队在中科院JCR一区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上正式发表了文章《博彩论坛》《博彩论坛》(PMID: 32584779)。该研究评估了我校2000多名学生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,大众媒体、社交媒体对学生的心理应激及防疫行为所产生的影响,为我国高校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与社交媒体传播疫情相关信息,以及促进民众的疫情防控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  

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发表论文截图

  

  

文章主要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关于大众媒体、社交媒体用途的问卷,结合经典的健康信念模型(Health Belief Model)、State-Trait Anxiety Inventory (STAI-6)焦虑量表,调查了学生在疫情期间利用大众媒体、社交媒体主要了解的疫情信息内容,影响学生使用这些媒体频率的主要因素,以及了解学生们在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行为时遇到的困难。

  

1. 学生回答“经常”利用大众媒体、社交媒体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相关信息的比例

  

文章发现,超过一半的学生主要利用大众媒体实时跟踪新冠肺炎确诊、死亡例数58.7%),以及了解新冠肺炎的相关预防措施(57.7%)、传播途径(54.9%)、临床症状(53.0%)。而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,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他们使用其作为了解相关预防措施(51.1%)、传播途径(50.2%)的主要信息来源(图1)。

  

2. 学生的心理压力应激,以及认为较困难遵守的疫情预防措施

  

同时,文章结果显示,我校学生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良好的应激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。只有38.1%的学生表示在疫情期间有中-重度焦虑。极少数的人担心自己会因为把确诊的消息告诉别人而失去朋友(7.9%),或者在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情况下选择保密(5.8%)。在采取疫情防控行为上,学生表示“无论何时都避免用手触摸眼睛、鼻子、嘴”(47.9%)这一项预防行为最难遵守,而在带口罩、用肥皂勤洗手、在咳嗽/打喷嚏时捂住口鼻、避免聚会等防控行为上,学生都表示出了极高的配合度(图2)。

最后,文章采用的经典健康信念模型还发现影响我校学生使用大众、社交媒体频率的重要因素。比如,越是认为新冠肺炎病情严重、自己有可能感染、愿意积极采用预防措施的学生,使用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频率越高。同时,单因素分析提示,使用大众、社交媒体越频繁的学生,其焦虑水平越低。

本质上,大众和社交媒体都是传播健康信息的有用手段,并有助于改善民众面对新冠疫情暴发的心理行为反应。文章的发现强调了信息可信度的重要性,政府可以通过大众和社交媒体渠道共享,并采取可行的策略来应对大流行期间的虚假、错误信息的传播,有效减少民众焦虑